《簡體詩詞》詠蘭 : 徐持慶
空谷栽根,
幽園自賞。
芝香裏,
飄逸襟懷爽。
楚畹中,
閑花何能傍?
詩吟彩笔寫高標,
俗客無由仰。
數點墨,
幾痕描,
幽芳顯盡懸書幌。
註:
﹙1﹚幽園:李白《孤蘭》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没。
﹙2﹚楚畹:《楚辭•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之句。“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
2007/12/17
我們希望通過此網站聯絡全球愛好中華詩詞的同道共襄發揚詩詞創作. 此網站乃我們二人所發起.
空谷栽根,
幽園自賞。
芝香裏,
飄逸襟懷爽。
楚畹中,
閑花何能傍?
詩吟彩笔寫高標,
俗客無由仰。
數點墨,
幾痕描,
幽芳顯盡懸書幌。
註:
﹙1﹚幽園:李白《孤蘭》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没。
﹙2﹚楚畹:《楚辭•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之句。“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
2007/12/17
先寫了一首七律《詠蘭》,後試將原稿略易改作五律,覺得後者較前者似更合意,玆將兩首錄下作為寫詩過程的一種參考記錄:
《七律》 詠蘭 :徐持慶
高標脫俗羨胡姬, 粧點書帷伴案宜。
慧骨生成羞冶耀, 錦芯茁就自矜持。
耻同穠李唐花競, 寧向幽園楚畹滋。
遇賞靈均曾紉佩, 衣襟氣溢別庸脂。
註:
﹙1﹚胡姬:Orchid, 蘭的繹名。
﹙2﹚唐花:在暖房裏培育的花,是溫室中以人工催育早開的花。清王士禎《居易錄談》下:“今京師蠟月即賞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諸花皆貯煖室,以火烘之,所謂堂花,又名唐花是也。”
﹙3﹚幽園楚畹滋:幽園:李白《孤蘭》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没。”楚畹:《楚辭•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之句。“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
﹙4﹚靈均曾紉佩:靈均:屈原之字。紉佩:語出《楚辭•離騷》:“紉秋蘭以為佩。”謂捻綴秋蘭,佩帶在身。後用以比喻對别人的德澤或教益銘感於心,如紉佩在身。唐朝釋無可《詠蘭》詩:“靈均曾採擷,紉佩掛荷裳。”
2007/12/16
《五律》詠蘭 :徐持慶
脫俗高標格, 書帷伴案宜。
錦芯羞冶耀, 慧骨自矜持。
耻與唐花競, 寧從楚畹滋。
靈均曾紉佩, 氣溢別庸脂。
註:
﹙1﹚唐花:在暖房裏培育、是溫室中以人工催育早開的花。清王士禎《居易錄談》下:“今京師蠟月即賞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諸花皆貯煖室,以火烘之,所謂堂花,又名唐花是也。”
﹙2﹚楚畹滋:《楚辭•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之句。“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
﹙3﹚靈均曾紉佩:靈均:屈原之字。紉佩:語出《楚辭•離騷》:“紉秋蘭以為佩。”謂捻綴秋蘭,佩帶在身。後用以比喻對别人的德澤或教益銘感於心。
2007/12/16
按:
律詩的對仗中,有一種叫做“借對”。所謂借對,就是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例如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並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詩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義來與“茅”字作對仗。
又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目字“七十”。
或如孟浩然《裴司士見尋》:“厨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借“楊”為“羊”,以對出句之“雞”字。
有時候,不是借意義,而是借声音,這類“借對”叫做“借音”對。借音多見於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黄”,借“滄”為“蒼”,借“珠”為“朱”,借“清”為“青”等。
杜甫《恨别》: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滄”對“白”,就是這種情况。
我上面所錄的律詩《詠蘭》的頷聯:“錦芯羞冶耀,慧骨自矜持 ”,“錦芯”的“芯”並不是心臟的“心”,但是借用心臟的“心”的聲音來與“骨”字作對仗。這就是律詩的對仗中,叫做“借對”的一種;它是“借對”中的“借音”對。
發佈者:
網韻天聲
於
8:07 上午
我們當年10位小男孩,在1956年集在一起,互結蘭誼,成為蘭兄弟,至今已有51年。依齡序計有:徐維慶、徐持慶、羅國良、譚雅内、郭天明、譚日强、毛子超、彭文成、盧東添及羅恩城。2004年老大維慶以65歲逝世,而老八文成今年又以64歲仙遊,至今十去其二,使我們八位餘子頓興“兔死狐悲”之感。今文成去世,謹成下詩以悼:
訣去緣何速, 憑棺雨正霏。
凡塵諸夢去, 極樂一魂歸。
雁折鴻偏少, 狐悲兔漸稀。
中天今夜月, 從此減清輝。
2007/12/12
我們當年10位小男孩,在1956年集在一起,互結蘭誼,成為蘭兄弟,至今已有51年。依齡序計有:徐維慶、徐持慶、羅國良、譚雅内、郭天明、譚日强、毛子超、彭文成、盧東添及羅恩城。2004年老大維慶以65歲逝世,而老八文成今年又以64歲仙遊,至今十去其二,使我們八位餘子頓興“兔死狐悲”之感。今文成去世,謹成下詩以悼:
訣去緣何速, 憑棺雨正霏。
凡塵諸夢去, 極樂一魂歸。
雁折鴻偏少, 狐悲兔漸稀。
中天今夜月, 從此減清輝。
2007/12/12
當時邂逅,
裙拖六幅、
鬢聳巫山輕拂袖。
夢回深夜,
起立閑庭,
早被嬋娟誘。
一厢癡戀,
從未深深究。
卻,
神女無心,
襄王夢碎。
含情多自作,
悞綰紅絲,
惆悵為伊瘦,
與人無尤,
自取咎。
207/12/02
當初邂逅醉豐姿, 六幅裙拖鬢聳時。
魂繞香閨身不主, 夢回深夜影還馳。
襄王悞綰紅絲結, 神女難歸赤子帷。
枉自鍾情難共載, 羅敷有屬未宜癡。
註:﹙1﹚難共載:漢樂府詩《陌上桑》有這樣一段描述:羅敷是一个美麗的女子,已經出嫁。有一位 使君從南来,羨慕羅敷美艷,便遣随從問羅敷:"
使君謝羅敷,寕可共載不?"羅敷於是對他說: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羅敷自有夫。"羅敷說:"我已有夫婿,肯定不能與你共載哪。"
2007/12/02
欲養今何在, 淒然祭碧虛。
思親懷季路, 為子泣皋魚。
雖未遺千橘, 曾經課四書。
儀容常夢裏, 魂尚繞庭除。
註:
﹙1﹚ 思親懷季路: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 孔子的得意弟子,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 吃着豐盛的筵席,但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裏能够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 念哪!”見《孔子家語•致思》。
﹙2﹚泣皋魚:皋魚,春秋時人。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驅、驅!前有賢者” 至、则皋 魚也。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皋魚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見《韓詩外傳•九》。後以“皋魚之泣”為無以養親之典。
﹙3﹚ 遺千橘:相傳東漢太守李衡,瞞着妻子,在武陵龍陽洲種了一千株甘橘,臨死前對兒子說:“我有千頭木奴,不會向你索取工錢,每年可以給你一匹絹,也够用 了。”妻子知道後對兒子說:“這一定是甘橘。你父親常引太史公說:‘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的話,但我是要貴而能貧,要這個有甚麼用呢!”見《三国誌•孫 休傳》裴松之註引《襄陽記》。
持慶、若梅同祭於丁亥年九月十九日
2007/10/25
公平淨選起紛爭, 惹得街頭萬眾行。
鹿走蘇臺應有鑑, 鵑啼蜀國豈無怦。
甘棠不伐遺民愛, 水炮難淹遞柬情。
設障防川弭謗諫, 川壅而潰浪如兵。
註:
﹙1﹚ 公平淨選起紛爭:擁有60個非政府組織及在野黨加盟的“乾淨及公平選舉聯盟”(Bersih, 簡稱淨選盟),在2007年11月10日,在吉隆坡市中心號召“選舉改革萬人大集會”,成功吸引全國各地約4萬名支持者出席,淨選盟的代表並在當天呈交了 一份備忘錄給最高元首。
﹙2﹚鹿走蘇臺:《漢書•伍被傳》:後王(淮南王)坐東宫,召被欲與計事, 呼之曰:“將軍 上。”被曰:“ 王安得亡國之言乎?昔子胥諫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遊姑蘇之臺也。’今臣亦將見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後以“鹿行”或 “鹿走蘇臺”比喻國家敗亡,宫殿荒廢。
﹙3﹚鵑泣:傳說周末望帝稱王於蜀,數年後禪位於宰相鱉靈,隱於西山,死後其魂化為杜鵑鳥,每到春天晝夜悲啼,聲音很凄惻。見《太平御覽》卷一六六引《蜀王本紀》。怦:心跳。
﹙4﹚甘棠不伐遺民愛:《史記‧燕召公世家》載:周初,召公巡行鄉邑,在棠樹下決獄理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身後,人民留著棠樹不伐,作《甘棠詩》懷念他。後以“棠樹遺風”稱頌好官的美政。
﹙5﹚水炮難淹遞柬情:警方使用水炮和催淚彈驅散聚集在州立回教堂的集會人群,而乾淨及公正選舉聯盟(淨選盟)的代表團最終也成功地向最高元首提呈了選舉改革的備忘錄。
﹙6﹚ 川壅而潰:壅:堵塞。潰:水破堤而出。《國語•周語上•召公諫弭謗》篇:“歷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 则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為川者决之使导;為民者宣之使言。………。’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叁年,乃流王於彘。”这段文字記述了春秋時期一則歷史事件:周歷王施行暴政,激 起國人的不滿和指責。召穆公勸諫周歷王不能壅民之口,要“宣之使言”,而周歷王“弗聽”,繼續用高壓政策强禁輿論,結果国人奮起反抗,把周歷王流放到彘 地。弭謗諫:消弭謗議與勸諫。
2007/11/10
颺香秋滿砌, 欲剪憶陶詩。
不與春争艷, 孤標獨倚籬。
其二
黄氏黃金甲, 陶公綠蟻詩。
兩般如欲辨, 吾獨愛東籬。
註:
﹙1﹚黄氏黃金甲:黃巢《不第後賦菊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2﹚陶公綠蟻詩:陶淵明《飲酒詩》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 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07/11/11
流年鏡裏看如飛, 閱世今朝更入微。
躡嶺細將黄菊插, 思親遙望白雲歸。
未攀峰頂千尋壁, 難報劬勞一寸暉。
此夜莫辭元亮酒, 半澆塊壘半沾衣。
註:
﹙1﹚重陽和杜牧韻: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原韻。杜牧原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携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2﹚躡嶺細將黄菊插:重阳登高飲酒賞菊的風俗,來源甚古。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菊花須插滿頭歸”。
﹙3﹚思親遙望白雲歸:唐代狄仁傑離家鄉到山西做官。他登上太行山,回顧河南,看見一朵白雲,對左右的人說:“我的父母就住在那邊白雲之下。”說罷悲泣,立了很久,到雲移走了才離去。後以“望雲”等指對父母的懷念。見《新唐書。狄仁傑傳》。
﹙4﹚元亮酒:陶潛字元亮。晉陶潛喜酒而不能常得。有一年重陽節,陶在東籬賞菊,正為無酒而發悶,忽見一白衣人到來,原來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來了。見南朝宋代檀道鸞《續晉陽秋》。
2007/10/19重陽節
立命於斯五十年, 居無歸屬苦熬煎。
棲身感似嗟來食, 入口慚如飲盜泉。
底甚公民分首次, 緣何政策別天淵。
傷心法治今人治, 旦夕家園或化煙。
註:
﹙ 1﹚嗟來食:春秋時,齊人黔敖在路邊設飯攤,救濟逃荒難民。有個難民走來,看樣子餓得很。 黔敖叫道:"嗟,來食!"那人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樣!"終於不食而死。見《禮記‧檀弓 》。後以"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2﹚飲盜泉:相傳孔子到盜泉,雖然渴得很,也不飲那裏的水,因為嫌名字不好。見《尸子‧ 仁意》。
2007/11/01
逍遙遊曙嶺, 映澗欲成彤。
澹澹紗橫嶂, 濛濛絮浣松。
氤氳呈五色, 縑練鬧群峰。
獨惜難長駐, 因風自毁容。
註:﹙1﹚五色:謂青、赤、黄、白、黑五色。古以此五者為主要之色。故凡眾彩煥爛,皆曰五色。
2007/10/16
滔滔濁世偏宜醉!
我欲眠,
君且去,
不求獨醒求獨睡。
楚三閭,
蘇世不隨波,
卻求獨醒眾皆醉。
行吟澤畔,
效彭咸,
愚昧何其最。
憐乎郁夫子,
醉鞭名馬,
情多又把美人累。
且待我,
澄俗慮,
把盞閑吟茅軒裏,
管他玉山頹。
一壺佳釀,
滿櫥詩萃,
且逍遙物外,
壺中渡歲。
註:
﹙1﹚楚三閭:屈原曾任楚国三閭大夫一職。
﹙2﹚彭咸:東漢王逸說:屈原是“效彭咸沉身於淵”。彭咸者,乃颛顼的後世子孫,是個胸懷大志、剛正不阿、不從流俗,終投汨羅而歿的人。屈原與其遭遇有所相似,这使屈原對他懷有很深的感情,並在作品中屢屢提及,如“願依彭咸之遺則”、“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等。彭咸既投汨羅,屈原遂亦從之。
﹙3﹚玉山頹:比喻人醉倒。玉山,是頭的別名。頹,是衰頹。參見《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心慌曰靈臺亂;醉倒曰玉山頹。”唐代丘悦《三国典略•卷三八○》:“嵇叔夜之為人,其醉也,隗峨如玉山之将颓。”
2007/10/01
潄醪綠蟻最堪親, 煮酒猶將詩作薪。
酩酊難分驢抑馬, 惺忪要辨鬼還人。
未因怯病壺傾少, 卻為耽情盞注頻。
令色巧言俱屬假, 欲窺心事醉時真。
註:﹙1﹚漱醪:西晋竹林七賢之一劉伶的《酒德頌》:“先生於是方捧甕承槽,銜杯漱醪。”漱,本義指含水蕩洗口腔。漱醪,謂以酒漱口。漱,这里亦指吮吸;飲。
2007/10/01
八方詩侶吟秋月﹐ 網上熒熒共一舟。
千里嬋娟傳妙墨﹐ 相思寫罷復描愁。
(二)
紅泥白傅新醅醴﹐ 赤壁坡公一葦舟。
泛月圍爐俱雅事﹐ 冬秋兩足遣閑愁。
2007/9/18